木韵匠心育匠才劳动实践润成长——我校服艺部24家具班师生亮相市第四届“劳动周”观摩活动
为深化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践行“五育并举”育人理念,11月17日,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服装和艺术部24家具班30余名师生赴常熟市虞林世家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参与“劳动的你最美”2025年常熟市中小学第四届“劳动周”观摩展示活动,以红木非遗文化传承与专业技能实践,展现中职学子的劳动风采。

学生在听赵总介绍明式座椅的构成
活动伊始,师生们率先前往基地三楼红木非遗馆参观学习。馆内精美绝伦的红木家具、精湛的榫卯工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同学们驻足流连。“以前只在课本里见过榫卯结构,今天亲眼看到不用一根钉子就能拼接得严丝合缝的红木家具,真的太震撼了!”24家具班的同学一边记录展品细节,一边忍不住感叹。在基地展馆负责人赵总的引导下,大家近距离观察家具的结构设计、雕刻技法,深入了解红木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为后续的实践操作积累了宝贵的理论素材与灵感。

顾晔老师在给同学们介绍窗格之美

朱成易老师在介绍窗格的组成-榫卯结构

崔师傅开始和同学们一起制作相框
随后,由我校服艺部教师朱成易、顾晔与基地教师崔太林联合授课的劳动展示课《木韵匠心:方柱素面格角相框的制作》在二楼中厅开展。课堂上,老师们详细讲解了格角榫的拼接原理、工具使用技巧与安全规范,同学们分组协作,从精准拼接到、打磨、上腊、抛光,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刚开始担心拼不整齐,反复对照老师讲的技法调整后,终于成功了!亲手做出相框的那一刻,特别有成就感。”完成作品后,24家具班的张同学兴奋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成果。面对操作中的难点,师生共同探讨、反复调试,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劳动氛围。经过40分钟的专注实践,一个个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木质相框顺利完成,赢得了现场观摩嘉宾的一致好评。

各位领导在现场驻足观看学生制作情况







此次活动既是对我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成果的一次展示,也是校企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服艺部将持续深耕产教融合,把非遗文化与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培养更多兼具匠心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