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部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聚焦>系部动态>基础部>详细内容

聚焦课程思政 探索教学革新

时间:2025-06-13 浏览:
分享到:

为深化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动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实践落地,2025 年 6 月 12 日上午在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举行主题为“聚焦课程思政 改进教学方法 提升课堂实效”教学研讨活动。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四同”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和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英语教研组全体成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课堂展示:课题理念照进教学实践

首先,课题组核心成员石惠和丁黎两位老师在录播教室围绕现阶段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课堂展示。石惠老师执教《基础模块 3 Unit 5 Natural Wonders in the World》,以制作家乡宣传手册为主线任务。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如快速阅读、细节阅读、思维导图绘制等,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掌握介绍自然景观的句式表达。最后,学生运用所学介绍家乡美景,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实现知识应用与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丁黎老师带来《基础模块 3 Unit 7 Natural Disasters》,采用“WWH认知框架”(What-Why-How)构建教学主线。首先,通过绘画描述、灾害视频等直观方式引入话题;随后通过分段阅读、表格归纳等任务强化核心词汇和语篇理解,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灾害成因,区分自然与人为因素,引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各环节:在Why分析阶段强调责任担当,在How实践环节对比日本短视行为与中国治沙成就,凸显大国作为;最终引入庄子“天人合一”理念,揭示中国环保智慧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

评课研讨:多维视角碰撞思维火花

两位授课教师首先进行教学设计汇报,课题组核心成员金之昀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她认为石惠老师课通过宣传手册制作激发了学生对美丽家乡的自豪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丁黎老师的课通过中日处理灾害的不同方式,强调了责任担当,提高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课题组其他成员从课程思政渗透的适切性、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等维度进行分析,肯定了两位教师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探索,同时就 “如何平衡语言教学与思政育人的比重”“如何在不同课型中灵活应用‘四同’模式”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专题汇报:理论升华指引实践方向

在专题研讨环节,殷玉梅老师系统阐述如何根据阅读文本主题(如科技、文化、环保等)挖掘思政元素,通过问题链设计、对比阅读等策略,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同时提升思辨能力与文化自信,并展示了多个阅读课例的思政教学设计方案。张忆雯副校长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 “课题研究 — 教学实践 — 反思改进”的螺旋上升模式,强调教师需以课题为抓手,在课堂中检验研究假设,从教学问题中提炼研究课题,形成研教互促的良性循环。

活动结语:以研促教赋能专业发展

本次 “课题进课堂” 研讨活动,既是对《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四同”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推动研教融合的深度探索。课题组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让课题研究真正服务于课堂提质、教师成长,为中职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5325faa147a4325ae0fae5376541fa7.jpg

f9aa4fbe5cd54907bde5085883faa311.jpg

c74c9f6976a04c45b45c273f1a24945a.jpg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