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同频研新径 教研聚力促成长 ——常熟-惠山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联合研讨暨工作室建设推进活动
跨域同频研新径 教研聚力促成长
——常熟-惠山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联合研讨暨工作室建设推进活动
2024年11月14日,常熟-惠山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联合研讨暨工作室建设推进活动在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顺利举行。来自江苏省职业教育张忆雯加工制造名师工作室、江苏省职业教育陆浩刚数控技术名师工作室、苏州市“跨界·共生教学创新”四有好教师团队、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等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深耕课堂-深化课改-深入探究”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活动伊始,滨江职校徐正刚副校长致欢迎辞,介绍学校近年来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及产教融合等方面的探索与成效。江苏省职业教育张忆雯加工制造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张忆雯副校长随后阐述本次联合研讨的初衷,希望以课堂为媒,共研AI赋能下的职教新模式;江苏省职业教育陆浩刚数控技术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陆浩刚副校长则分享了惠山中专在数控技术领域的改革经验,表达两地持续深度合作的期待。
课堂展示环节,六位教师同台献课,呈现了风格迥异、亮点纷呈的优质公开课:王晓飞老师以《工业机器人直线运动指令》为题,带领二年级学生现场编程调试,机器人精准轨迹引来观摩教师频频点赞;穆丽新老师把《不等式的应用》搬进物流仓储情境,让学生在五步解题中体验“数学即工具”;徐敏岚老师一曲《保卫黄河》将音乐鉴赏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课堂气氛热烈;惠山中专梅宇超、孙建文、杨梦蝶三位老师也分别围绕各自学科核心素养,展示项目化、任务式教学的最新成果,赢得听课老师一致好评。
评课研讨阶段,全体教师移步六楼会议室,开课教师先就选题背景、学情分析、AI资源运用及评价设计进行说课。随后,听课教师分组点评,大家一致认为:五节课均体现“学生中心、能力本位”理念,任务设计紧贴企业真实需求,信息化手段适切,课堂生成丰富,为两地进一步开展“同课异构”提供了范本。
下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讲师张忆雯带来主题讲座《课堂为本-科研为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天选之路”》。她结合自身从“站上讲台”到“引领团队”的成长经历,提出“用科研思维打磨每一节课、用课堂故事丰富每一项课题”,鼓励青年教师抓住职教改革窗口期,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中勇当先锋。
活动最后,两地名师工作室共同约定建立“线上+线下”常态化交流机制,每季度围绕一个主题共研一门课程、共享一套资源、共育一批成果,助推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联合研讨不仅展示了常熟、惠山两地职业学校的课堂改革成果,也为深化AI技术应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崭新平台。参与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耕课堂、协同科研,把更多“金课”写进学生成长履历,把更多成果融入地方产业发展,为助力学校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用户登录